•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查配资炒股:正规股票配资官网平台-国庆港股火力全开:恒指狂飙破27000点 估值优势迎资金连续流入

摘要:   国庆假期伊始,港股开局向好。今日(10月2日),恒指涨逾500点,突破27000点大关,创下2021年8月以来四年多的新高。截至发稿时...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国庆假期伊始,港股开局向好 。今日(10月2日) ,恒指涨逾500点,突破27000点大关,创下2021年8月以来四年多的新高。截至发稿时 ,恒指涨1.86%,报27355.51点。

  盘面上,科网股造好 ,快手-W(01024.HK)涨超6% ,百度集团-SW(09888.HK)涨超5%,阿里巴巴-W(09988.HK)涨超4%,腾讯控股(00700.HK)、小米集团-W(01810.HK) 、美团-W(03690.HK)涨超2%;黄金股强势 ,中国白银集团(00815.HK)涨超30%,潼关黄金(00340.HK)、紫金黄金国际(02259.HK)涨逾12%;锂电股爆发,天齐锂业(09696.HK)涨逾13% ,赣锋锂业(01772.HK)涨逾10%,宁德时代(03750.HK)涨逾4%;半导体股齐升,中芯国际(00981.HK)涨超10% ,华虹半导体(01347.HK)涨超6%,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

  近日,多位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恒指此番上涨是估值修复、政策预期 、资金流入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计恒指将在年内甚至明年持续上涨。

  估值修复为恒指上涨的核心动力

  在本轮上涨中,估值修复被多位业内人士视为核心逻辑。

  “港股自2024年2月开启反弹 ,至今已持续一年多 。本轮上涨最核心的动力源于此前连续四年的深度下跌 ,市场本身存在强烈的估值修复需求 。”光大财富证券策略师伍礼贤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1年2月18日,恒生指数站上31183.36点的高位,此后便开启一路震荡下跌的走势。2021年全年恒指累计下跌14.1% ,2022年再度大幅下挫15.5%,2023年继续下跌13.8% 。进入2024年初,市场情绪降至冰点。2024年1月22日恒生指数一度跌破15000点。同日 ,香港股市总市值被印度股市超越,一度失去全球第四大股票市场的地位 。

  这轮长达四年的下跌创下了港股市场历史上最长的连跌纪录,持续下跌也使港股估值不断压缩。2024年1月22日 ,恒指市盈率一度跌至不足8倍,不仅远低于全球主要市场,也处于自身历史估值的最低区间。

  自2024年初港股触及低位后 ,内地与香港相继推出多项关键政策,以稳定市场信心、改善流动性并提振资产价格 。

  在优化上市机制方面,2024年8月 ,港交所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时的市值门槛 ,在原有的门槛基础上分别减少20亿港元;下调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最低独立第三方投资额,并对第三方投资者的独立性做了重新规定。2024年10月,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联合宣布将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 ,加快合格A股公司审批流程。

  在改善市场流动性方面,2024年9月,港交所正式落实恶劣天气下维持市场运作的安排 ,香港的股票及衍生品市场不再受台风或暴雨影响而延迟开市或停市 。2024年12月,港交所就建议下调香港证券市场股票最低上落价位刊发咨询总结,将分两阶段下调适用证券的最低上落价位 ,第一阶段于2025年年中实施,第二阶段预计于 2026年年中推出。

  策略师对每经记者表示:“当前恒指估值仍处于修复阶段,与A股及标普指数相比均具备性价比。 ”企业盈利基本面也出现积极信号 ,该团队补充道:“PPI(生产者物价指数)环比转正意味着中国企业利润开始见底,EPS(每股收益)修复为估值提升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同样对每经记者强调,香港的估值太低是吸引资金流入的根本原因 ,但即便目前涨至27000点以上 ,9月30日恒指市盈率仍仅为13.66,处于全球洼地 。

  伍礼贤补充道,从周期看 ,港股此前连跌四年,当前反弹一年多,行情尚未结束 ,市场仍处于升浪之中。今年年底前,恒指有望挑战27500至28000点水平,明年港股延续反弹趋势的概率也较大。

  南向资金已连续18周净流入

  本轮港股上涨最显著的特征是资金面的显著改善 。每经记者梳理发现 ,南向资金已连续18周净流入,成为本轮上涨最坚定的多头力量。

  对此,策略师分析认为 ,“南向流动性来自于美联储降息带来的全球资金宽松,北向(流动性)源于人民币升值预期,而额外的‘存款搬家’则体现了资产再配置需求。”

  伍礼贤则解读称 ,内地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 ,促使投资者寻找更高收益资产,“港股中业绩稳定、分红派息有吸引力的股份成为理想选择 ” 。他预计北水南下持续流入的趋势不会改变。

  与此同时,海外资金也开始回流。伍礼贤指出 ,市场对中美竞争的担忧趋于理性化 。“尽管贸易谈判仍有不确定性,但市场逐渐意识到争端并非无限扩大,这对投资情绪改善至关重要。”

  专家称恒生科技指数仍存追涨空间

  对于市场热点 ,几位专家均看好科技板块的引领作用。

  伍礼贤表示:“科技股权重较高,(如果)没有其参与,港股很难获得显著上涨动力 。”他指出恒生科技指数目前仍落后于恒指 ,存在追涨空间,尤其看好有业绩支撑的腾讯 、阿里,以及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赛道。值得注意的是 ,10月2日,恒生科技指数同样突破近四年新高。截至发稿时,恒生科技指数涨逾240点 ,报6705.56点 。

  庄太量描述了港股市场清晰的轮动路径:“第一轮是科技股和部分银行股;第二轮可能轮到涨幅较小的保险股和稳健型银行股;最后才可能扩散至消费和地产 。 ”但他也提醒 ,地产股上涨主要依赖政策预期,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善,空间有限。

  截至发稿时 ,阿里巴巴-W盘中涨超4%,市值超过3.5万亿港元。年初以来,阿里巴巴-W累计涨幅超过127% 。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